学霸放手干,学渣别硬刚,巧用方法轻松逆袭才是王道
作者macyoyo 日期2025-04-09 浏览量107

高考只是人生中的第一座高山,山的背后,还是连绵无尽的大山。

上完大学后,你以为等到的是社会对“天之骄子”的优待。

但没想到,一份份简历石沉大海,一次次面试杳无音信,甚至连投递简历的门槛都很难够上。

曾经被寄予厚望的“天之骄子”,如今在求职市场上,被蹂躏摩擦。

这种落差,足以让很多年轻人感到绝望。

我们不禁反思、怀疑:

家长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,将孩子送到大学,结果毕业后,孩子连好工作的门槛都很难摸到。

孩子被打了十几年“鸡血”,刷了那么多年的题,结果一找工作,发现自己连分母都够不上。

曾经的那种“鸡娃”方向,真的对了吗?

据统计,这几年,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。

2025年,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,比去年增长了43万人。

001.jpg

1000多万的大学生涌入社会,但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就业岗位,却是少之又少。

毕业即失业这句话,清楚而残酷地照进了很多毕业生的现实。

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父母几十年的期盼,孩子十几年的奋斗,可能到了大学毕业这一年,却又回到起点。

还记得之前那个在“鸡娃圈”刷屏的帖子吗?

一个香港家长,育有3个子女。

在他们身上,他几乎是穷尽了毕生的心血。

老大34岁,她当年成绩并不是很好,父母想尽办法,找各种门路,供她到英国名校学牙医,但毕业之后却根本不想干这行。

目前家里蹲,养不活自己,只能跟父母住。

老二31岁,读书的时候成绩还不错,父母一看,老二有戏,于是也让他出国留学,学的建筑学。

毕业之后在香港政府上班,但薪资不高,勉强能够养活自己,目前跟父母挤在一起住。

最小的那个今年26岁。

家人也是将他送到英国去读书。

目前他在澳洲做药剂师,但收入也无法支撑自己的生活,一直需要父母给钱。

002.jpg

他算了一下,在这三个孩子的身上,他前前后后差不多花费了6000万。

孩子从小就是在各种培训班中长大,接受的是不同于普通人的“精英教育”,是令人羡慕的“天之骄子”。

但可惜的是,即使在他们身上花费巨大,但他们依旧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,甚至,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。

精英是这样,普通家庭孩子也是这样。

从娘胎里开始规划,从小到大各种兴趣班、培训班,还要买学区房、学位房,以及陪读等等,足以让一个家庭返贫。

于是,很多家长突然顿悟,大部分的时候,我们倾尽全力,结局却依然逃不过“烂尾娃”的命运。

许多孩子经历了高考的洗礼,踏入大学校门,却在毕业之后发现自己仍然很难找到工作的尴尬。

看过一个博主的分享:

她跟朋友去东莞的某餐厅吃饭,服务员竟然是一个刚毕业一年的大学本科生。

她大学毕业后出去找工作,找来找去除了进厂打螺丝,就是客服,销售。

003.jpg

并不是说这种工作完全一无是处,而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,手上一没人脉资源,二没有过硬的技能和专业,就只能找到刚刚过温饱线的工作。

这是一个学历通胀的时代。

大学生一抓一大把,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各个平凡的岗位,只为养活自己。

这种现象,让我们不禁想到:

传统的鸡娃模式,是不是开始濒临崩溃和瓦解了?

十年前无数家长怀揣美好憧憬,买了学区房、报了补习班、各类兴趣特长样样不落,渴望通过鸡娃这条路让孩子走上人生巅峰。

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,经过自己一番运筹帷幄,有朝一日等待孩子的,居然是:

灵活就业。

辛辛苦苦求学十多年,花了家里几十万,就差父母露宿街头了,可结果还是很难找到好工作。

在这里我必须声明一点,我不是在教大家摆烂,更不是在宣扬“读书无用论”。

而是说不同的家庭,不同的孩子,不同的时代,对孩子未来教育的规划,也应有所不同。

如果你的孩子对读书和知识有着天生的渴望,那必然不能埋没人才;

而如果你的孩子觉得读书是一种痛苦,你的钱财、精力,如果全部放在提分上,势必只会让双方都感到痛苦。

这个社会在快速变化,像那种“孤注一掷,不做他想,势必要让孩子靠死读书改变命运”的做法,已经渐渐要退出历史舞台了。

其实,有心的人就会发现,这几年的教育动向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先是“双减”,到今年年初开始推行的高中双休,然后是北京中考大刀阔斧的改革……

004.jpg

其实,这种种迹象串联起来,我们不难推测出今后的教育方向:

我们的国家和社会,开始精准筛选了。

我们需要的是天生智商高,理科思维天赋强,身体素质强大的孩子,而不是只靠刷题刷出来的成绩。

现在的很多试卷太灵活,已经靠刷题无法弥补了。

而且现在依然有很多孩子觉得,只要高中时期拼命刷题,就能考上大学,就能在大学里面混日子。

这就导致了一个难题:

尽管每年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,但顶尖的高科技人才仍然紧缺。

那些靠着刷题背书,上了大学之后懒散的孩子,并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。

所以,花大几十万补课,让孩子上个大学,这种鸡娃方式的性价比,已经越来越低了。

那么,写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:

那普通家庭在这种趋势下,又该如何应对?



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

让孩子增强专注力,提升学习成绩

1740730502747689.jpg